虽然今年国庆档片多类型全。但总体来说,能有爆款卖相的电影乏善可陈,传统头部影视公司主控的大电影,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酱园弄》等集体缺席国庆档。
相较之下,短剧在过去的四年里迅猛发展,类型上从男频战神、女频甜宠到老年霸总、智斗恶媳,不断地推陈出新,商业模式从IAP(传统大家熟知的付费模式)、IAA(类似免费网文的广告模式)到端原生,接连革新,眼看今年500亿市场铁定成席,甚至字节旗下的红果短剧到年末可能会超过芒果TV的日活。
虽说电影和短剧从制作体量、商业模式、艺术追求上都不能并列而比,但同为内容产品,两者在发展上依旧有可借鉴之处。娱乐资本论采访了十多位短剧和电影行业的从业者,试图从他们的视角,看待短剧和电影行业的发展态势。以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七位或已进入短剧圈或从电影圈“改换门庭”到短剧圈的专业人士,且听听他们是如何用短剧思维把脉电影行业的。
现在很多创作者做内容,不仅没有用户思维,只在乎个人表达,更是不懂观众和市场,没有产品思维。
比如最近有一个讲述三位老年人一起创业开养老院的长剧《老家伙》,别看有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这样的铁三角阵容。你想想,有几个老年人会创业呢,而且还是开养老院?尤其是现在很多老年人很排斥养老院,觉得是自己没人养了才送去养老院。显然,这就是创作者不懂观众。
还有一些创作者,特别喜欢拍很惨的故事,电影营销的点也是“年度哭片”“感动了无数观众”,再加上观众抹眼泪的视频。
你再看刚刚过去的。现在中国电影银幕上普遍的主角都是失意者,拍的也是哀歌。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要让观众花钱买哭呢?生活已经很难了,让观众开心一下、爽一下可以吗?
当然,现在电影行业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很多知名的导演在有了话语权后,特别爱追求个人表达,喜欢自嗨,比如宁浩的《红毯先生》,当年多好的一个导演,但为什么现在观众就不爱看他的电影了呢?对比一下,你听过那个短剧导演很有名吗?没有,因为他不是导演,他就是个流程工种,一位定制下单的厨子。我觉得做内容就要这样子,你是谁不重要,观众要看什么最重要,你要有服务者意识。而不是你觉得我很牛,我要表达什么。
我自己做内容,也写短剧的剧本,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我要去关注观众想看什么,才能出爆款。我要去服务好观众,以产品的思维做内容,才能被观众认可。
平时,我每天都会拉短剧的榜单,就是想研究观众。短剧制作成本低,产能高,短剧是影视行业的义乌小市场,之前别人说国际上流行什么,看义乌小市场就够了。现在影视人也可以从爆款短剧里看到,观众想看什么,爱看什么,内容密码就在里面。我相信,如果内容创作者都能以我这样的态度做内容,观众会买单的。
我也算是在上海工作的白领了,理应是电影的核心受众之一。但今年的国庆档电影我没有一部很想看的内容。也觉得离自己很远,应该不会去看了。
我也想劝劝那些影视剧创作者,踏踏实实地看看观众想看什么吧,每天刷一下短视频和新闻类媒体的评论区,看一下观众的心态的变化,别拿钱打水漂了,最后还说市场不行,观众品味低。
电影首先是娱乐产业,完了以后再往高端上走。你首先要考虑的是电影的商业娱乐性。
其实大概从10年前开始,电影档期多是繁荣景象,但是今年开始档期失效了。和内容、行业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电影营销。
现在很多电影营销和电影内容是有差异的。营销为了让观众走进影院,会努力迎合大众情绪,文艺片宣传成商业片,商业片宣传成文艺片。像是微博上的热搜,都可以花钱买,水军的评价也不真实。大家走进了影院发现货不对板,对电影也就失望了。这也会让创作者和市场和观众脱节。
我是电影学院的老师,还坐在电影这边的。但现实是,我的学生毕业后没有电影拍,只能拍短剧。我本人也要承认,短剧在商业模式上效率更高,离观众更近。
短剧主要靠投流找观众,靠数据决定要不要接着做。在商言商,这样的商业模式就注定了短剧是面向用户的产品。只有面向用户,内容才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短剧是基于算法的产物,算法结合了人性的弱点和缺点,深谙人性。创作者就不断地在这里做文章。
我有做短剧的学生说,短剧的创作是完形填空。用户需要霸总、狼人的故事,往里填内容就好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太偏激,这个世界还是需要有勇于探索的人,走在创作的前列。只不过我觉得有产品服务意识的,应该占大多数才对。
其实说句实话,很多创作者都想离观众近一些。但是因为脱离了太久,很难。现在虽然说信息发达,但是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你看不到真实的中国和真实的用户在想什么。一些创作者如果在电影节上拿了奖,常常会有幸存者偏差,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其实不是的。
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经常说,商业类型片真正的导演是大众,艺术片的创作者是导演。你要想拍出受欢迎的作品,一定要看到真实的中国。
今年国庆档有一部电影叫《危机航线》,看豆瓣简介,讲的是刘德华扮演的国际安保专家,为了保护女儿的安全,和绑匪对峙的故事。听起来是个男频的爽文故事,其实刘德华在剧中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和女儿的关系不好,被女儿误解。
观众看一场电影的成本,可不是手机上付个20块钱那么简单,还有出门、吃饭、买爆米花,成本高多了。要是片子真的没有那么好,别怪观众骂,搁谁谁都气。
我以前看到电影项目夭折会觉得可惜,现在不会了。有些项目不做了也是及时止损,否则强行上映,空谈艺术表达而无市场反响,搞一堆虚假做作的苦情片,只是浪费资源。
《爆款好人》说是《我和我的祖国》三部曲的衍生作品,从最开始传出消息的时候我就很期待。但隔了这么久,我现在已经基本不记得前作的内容了。看了预告片之后期待度更是下降了很多。
这部剧讲的是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因为直播意外走红的故事,但靠直播爆火好像已经是两三年前发生的事情了,离现在很远了,这种老段子翻新的感觉,有点像春晚小品硬要讲网络段子。
而且真正的中老年网红,比如闻神、我是田姥姥这种,抽象又搞笑,这才是观众爱看的老年状态。葛优也像是一个活在了古早艺术中的艺术家形象。片中葛优在儿子的婚礼上丢了面子想找回来,这种老北京人脱离了时代的痛苦,离普通人也挺远的。
你看郭帆最近就在一个采访中说,创作者需要不断的和观众建立链接,了解观众的想法和感受。郭帆为了做一个作品,调研了1000多个00后孩子。你看这几年火的电影、游戏,都是接地气的,在乎观众评价,实实在在做事情的。
议题上,这部电影好像既有父子关系,时代进步,还有直播走红,但现在我也不清楚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了《阿凡达》时的震惊,后来的《阿凡达2》我也期待了很多年。电影就是要技术革新,同时引领观众,引领市场的,这样大家才能去电影院看。
没有技术革新,好像纯看内容和情绪的话,电影这个媒介周期太久了。太容易过时了。
电影不会回到十年前的发展状态里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吴京、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为主的圈层,他们话语权大,有资本买单。圈外的人很难进来,新人没有上升通道。圈子里的人在闭门造车,他们觉得自己在引领市场和观众,但观众已经不买单了。
其实也是这些已成名的电影人,他们太有钱了,已经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了。去哪都是豪车接送,五星级酒店,收入过亿,他们需要关心底层的人生活吗?不需要。就像前段时间徐峥拍的《逆行人生》,热评说一个年收入过千万的人,在演穷人的生活。拍的东西也没有生活感,体验感。
前十年里,中国电影太赚钱了,很多人进电影圈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内容的。像First这种认真筛选新人的电影节不多。疫情期间很多电影院关门,再加上审核周期,现在电影已经在走末路了,不会再有大的改变了,这是时代的产物,属于电影的时代已经在过去了,这就像话剧、电视剧一样,影响力也在慢慢地变弱。其实你放大到内容行业看,网剧、小说行业也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创新力匮乏。
而且电影在营销上没有真正地触达到用户,大家宣传创新的方式还是传统的地铁广告那套,不像短剧是在抖音的池子中找用户。
但现在短剧内容在与时俱进,拍的多是观众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只是把情绪放大了,也能输出价值观,节奏好,观众爱看。端原生的播放形式也让观众可以边看短剧边互动。
2021年的时候,我负责给番茄小说拍小说信息流广告视频,后来创业做了短剧公司,在这行差不多是5年的经验。
一开始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爱看短剧,后来根据数据以及人性底层的分析渐渐摸索清楚。短剧放大了观众的欲望,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并强化,例如男性观众会幻想拥有超能力,女性观众幻想成为灰姑娘主人公,在短剧中都有得到满足,另外就是消费降级以及短剧观看的便捷性,满足当下一些群体的需求,例如宝妈,这个群体的时间是非常零碎的,刷短视频,看短剧,看小说成了他们的打发时间的一个常见方式。甚至这里面有些群体并不差钱,我有个朋友一年会花4万多看短剧,他收入也高,这个群体的认知里面,时间比金钱更加重要,所以几乎不太去找盗版。
现在我们不太会去每天研究观众想看什么,因为基础逻辑都是相同的。当时做信息流广告的时候也测过,尺度大的内容,就很容易起量,这个是很真实的情况也没什么避讳。如果说短剧内容上有什么变化,无非是观众这个类型看腻了,想看新的类型,但底层套路都一样,反复进行创新迭代。
疫情前我还看电影,疫情后我都不怎么看了,特别感兴趣的片子也会等线上有了之后看,当然也跟疫情养成的习惯有关,甚至觉得在家看更加舒适,上次和一个影视圈朋友聊天,他说电影的工业体系已经有五十年没变过了,很夸张,体系已经很老旧了。内容更新迭代的速度也很慢,一个题材能拍好多年,难以满足现有社会的需求,毕竟现在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了。
但是我认为传统影视不会消亡,只是会慢慢地走向衰落,或者产生巨大的变革。当然不仅是影视,每个行业都是从无到有,从鼎盛到衰落,这是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无可厚非吧。
这些年基本是电影圈的人来找我们,说想做短剧,不知道要怎么做,我们也愿意接触传统影视圈,因为我其实一直有做艺术片的理想,但也知道这条路很难走。身边专业学导演的人都不一定能有机会拍上电影,更别说我这种数字传媒类的电影边缘行业。所以现在的想法也是先赚钱,有钱了再去拍艺术片,但那个时候就不是为了挣钱了。
我们的竖屏短剧市场反响很好,现在在往上一步在接触横屏短剧。我认为长短剧从制作到发行进行融合会是内容形态的一个趋势,短剧将来也许会成为长剧的其中一个宣发方式。
短剧和电影虽然同为影视行业,但本质各有不同,首先观众不同,短剧观众更偏大龄观众,而电影以年轻人为主。电影属于传统行业了,从今年的表现来看,电影增量已经停止了,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跌。而短剧是朝阳行业,一直在增长。电影门槛高,是小部分人在玩的产业,而短剧门槛低可以容纳更多的创业创作者。两者的产能也是有巨大的差距,电影一年800部的产量,而短剧一年可能8000部不止,意味着短剧要破圈很不容易,能有几十万人看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电影一部上亿票房的,可能有上亿人次看过。
电影也分类型,除去纯商业电影,还会作者型的电影,是要流传下去的,有艺术价值,但是短剧现在不具备这个特征,谈不上艺术追求,还是快消类的产品,只是为了逗观众开心。和电影比起来,短剧现在也谈不上做IP,就算是粉丝过千万的端原生账号,在内容不行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流量,更谈不上IP的价值。
但短剧也有他的创作优势,时间短,投资小,周转快。做短剧的经历,让我更明白了要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需要很多短剧特有的套路。目前很多横屏剧也开始使用短剧的套路,使用强刺激的内容模式和快速的节奏。它确实满足了在快餐时代大部分观众的喜好,对于做纯商业片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原标题:《倒反天罡?短剧人给国庆档开药方:用户思维、去演员化、数据导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