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7月26日举行“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媒体吹风会,支付结算司司长严芳、条法司一级巡视员刘晓洪、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国家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张玉青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办公厅副主任李克歆主持媒体吹风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克歆: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媒体吹风会。今天吹风会的主题是“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领域出台的首部行政法规。不久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中国人民银行立即部署贯彻落实举措。近日,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刚刚已在网站上发布。
在不断完善法治建设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始终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持续提升支付服务便利度和普惠水平,着力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今年2月,潘功胜行长主持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以来,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效协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今天,我们邀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严芳女士、条法司一级巡视员刘晓洪先生、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先生、国家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张玉青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介绍上述有关情况。
严芳:谢谢主持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支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去年12月份,国务院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强化了支付机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建立了非银行支付领域基础性、纲领性的制度框架。为落实《条例》,人民银行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基础上,起草并于近日发布了《条例》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作为《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行政许可要求、新旧业务衔接方式、过渡期安排等内容,确保《条例》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付为民”理念,督促支付机构落实好《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各位记者也普遍关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支付便利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支付便利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对支付便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全面的要求。
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堵点难点,强化工作协同,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构建推动支付便利化工作的政策框架。我们以国办《意见》为基础,与文旅部、商务部、交通部、国铁集团、民航局等十多个部门通过联合发文或出台工作方案,细化配套措施,同时加强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推动出台28个省级工作方案,构建了便利化工作的“四梁八柱”,形成了支付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的立体化工作局面。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重点。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境内外人员的支付方式,在尊重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支付习惯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外卡受理、加强现金服务、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完善账户服务等重点任务,并先后在重点城市和全国范围内推动这几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增强支付服务的包容性。再次,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我们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场所,抓住国际机场等关键环节,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支付便利性整体提升。同时,为保证工作质效,我们对重点城市和全国36个省会、直辖市等开展了多轮暗访摸排,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提升我国支付服务的认知度。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记者朋友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支持。我们通过国新办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两会”记者会等做好权威发布,开设了优化支付服务专栏进行官方的宣传,制作了中、英、法等八个语种的《在华支付指南》及宣传视频,并广泛投放,方便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了解有关支付信息。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个月的努力,支付便利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目前,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可以灵活地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方式,在各类场景进行支付,支付的便利性明显提升。
一是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更加便利。人民银行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来华人员动线轨迹,划定商圈、景区、机场、酒店等重点场所、重点商户,加快推进境外银行卡受理改造。目前,重点商户的外卡受理覆盖率大幅提高,受理环境显著改善。据主要银行卡组织统计,2024年6月,境外银行卡支付161万笔,金额29亿元,交易量较2月基本翻番。
二是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我们指导支付机构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的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流程,大幅提升交易限额,开展用户分层认证试点,改善使用体验。外籍来华人员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支付宝、微信,并绑定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新、马、泰、韩国、蒙古等九地入境人员还可以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码支付。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2024年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9000多万笔,金额140多亿元,均同比增长七倍。
三是外币兑换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现金使用环境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可以在全国6.7万个银行网点、4200多个外币兑换设施、32万台ATM方便地兑换人民币。我们还以“零钱包”等方式,加大了现金特别是零钞的供应,持续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行为。2024年上半年,我国现金投放同比增长6%,其中20元以下零钞投放增长30%,现金兜底作用明显提升。
四是境外来华人员开户更加便捷。我们组织各个银行推行简易开户政策,完善多语言的开户服务,外籍来华人员持护照等有效证件就可以便捷地开立境内银行账户,流程大幅缩短,体验明显提升。
尽管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从暗访摸排的情况来看,各地区、各领域支付服务水平还不够均衡,各类群体的支付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立体化工作格局的作用,提升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以支付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便利外籍来华人员和老年人等群体支付,提高支付服务水平。
张萌:各位记者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现金支付服务工作的支持和关注。下面我介绍一下优化现金支付服务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改善现金使用环境,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加普惠、便捷、可靠的现金服务。
一是凝聚支持现金支付的共识。强化宣传引导,围绕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保护公众支付选择权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经营主体强化现金法偿观念,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士等群体的需求,自觉支持现金支付。针对外籍来华人士在机场、旅游度假区等高频活动地区开展双语宣传,告知现金获取渠道,积极推动在滴滴打车、高德地图、交通广播台等渠道提示出租司机备足零钱,支持现金支付,组织面向公众发送公益短信近3.3亿条,在农村地区利用乡镇集市、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站开展宣传,取得较好成效。
二是充分保障公众用现需求。加强对现金运行趋势和现金使用规律的研究,着力完善人民币生产供应体系,科学制定人民币产品印制计划,加大小面额人民币生产和投放力度。2024年上半年投放20元及以下面额现金809亿元,同比增长30%。
三是系统提升现金服务水平。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现金服务窗口、自助现金机具处于合理规模。做好网点现金提取工作,提供必要的适老化设施,结合老年人群体存取现金的特点,提前做好服务安排。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走出网点,准确对接需求,着力打造渠道多样、配置灵活、获取便利、覆盖广泛的常态化零钞服务模式,针对出租车、个体工商户等找零难的问题,提供上门兑换、网点即来即兑等多种形式的零钱包服务,对零钞需求较大的医院、大型商超、交通枢纽等单位主动上门走访,登记需求,提供收款配款服务,达到59万余次。
四是着力维护现金流通秩序。依托银行网点建成并巩固14万个网格责任区,精准对接15类重点行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排查和暗访,了解经营主体现金收付条件和零钞备付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排查经营主体2362.7万个,暗访经营主体22万个,发现问题698个并组织解决。对摸排中发现并确认的拒收现金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强化震慑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对全国约9.4万家经营主体暗访发现,支持现金支付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9.3%。支付便利化专班暗访17个重点城市、3000余家经营主体显示,支持现金支付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9.4%,零钱备付充足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1.9%,现金收付环境显著优化。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现金兜底总体目标,久久为功,强化部门间协同治理,规范各类场景的现金收付行为,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现金服务机制,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
张玉青: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外汇局工作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外汇局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方面的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的决策部署,国家外汇局配合人民银行,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通过便利移动扫码和线上网购支付、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优化用汇综合服务等措施,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移动支付方面,国家外汇局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旅游、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会同人民银行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身份验证,提高绑卡效率,将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并将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以便利外籍人员扫码支付打车、餐饮、购物等日常消费。同时,将优质商户“白名单”扩大至近千家,保障住宿、教育、医疗、公共事业等特定场景下真实合理的移动支付需求。2024年3月以来,“外卡内绑”移动支付业务规模月均环比增速约40%。此外,国家外汇局推进更多银行落地线上外卡收单业务,为外籍人员在境内线上平台购物消费提供外卡支付服务,指导银行规范开展旅行通卡等创新业务,进一步丰富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渠道。
在外币兑换方面,国家外汇局深入分析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方式和习惯,聚焦重点场景集中发力。如,国际机场、港口等是外籍人员来华入境“首站”;酒店是外籍人员入境后“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各类消费场景交汇点;旅游景区也是外籍人员密集支付消费需求的场景。针对这些重要场景,国家外汇局推动增加外币兑换机构和设施,提升外币兑换服务质量。目前,全国重点国际机场、四星级以上酒店、重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已基本实现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
上海证券报记者:《实施细则》是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的配套细化,请介绍一下有关起草过程及主要内容,谢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银行支付行业风险防控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为保障《条例》落地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起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在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现已出台。
《实施细则》共六章、七十七条。第一章总则,明确制定依据和监管权限。第二章设立、变更与终止,明确支付机构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材料、办理程序和时限要求,规定支付业务许可证管理、分支机构备案等事项。第三章支付业务规则,细化支付业务分类方式和新旧分类衔接关系、制度完备性、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要求等。第四章监管管理,明确重大事项和风险事件报告、执法检查等适用的程序规定,强化支付机构股权穿透式监管。第五章法律责任,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及其主要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规行为的处罚权限和措施等。第六章附则,主要规定过渡期安排等。
新华社记者:《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实施细则》提出了哪些管理要求?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严芳: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条例》坚持功能监管理念,从业务实质出发,根据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并分别从保障资金和信息安全两方面提出监管要求。新的分类方式具有更好的扩展性,为支付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无论支付业务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均可按照实质进行归类和管理,有利于实现“同业务、同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实施细则》明确了新旧支付业务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各类旧业务类型均可归入新业务分类中,不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的经营范围。同时,各种新业务类型也可以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找到适用的业务规则,确保“有法可依”。人民银行正在根据新的业务分类方式,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制度,后续将按照立法程序有关规定,充分征求、吸收各方意见之后再推动出台。
总台央视财经记者:今年上半年入境外籍人员人数同比大幅度提升,来华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请问外籍人员来华之后在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场景下可以使用哪些支付方式和支付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相关信息?
国办《意见》印发之后,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增设了支付服务软硬件设施,优化支付服务体验,全方位提升支付便利性,着力增强支付环境的包容性、兼容性。目前,外籍来华人员可以灵活选择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方式。
习惯使用银行卡的外籍人员,可以在机场、酒店、大型商圈等重点场所使用境外银行卡支付。习惯移动支付的外籍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微信、支付宝,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地入境人员还可以直接使用当地的电子钱包扫码支付,不需要下载其他手机应用。习惯使用现金的外籍人员,可以在机场等口岸站点通过外币兑换机构、自助兑换机、ATM兑换人民币,也可以在银行网点、星级酒店等兑换,并在各类场所使用现金支付。对于景区、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外籍人员常去的场所,我们联合文旅、交通等部门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例如在景区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银行卡刷卡购票,开通英文版线上订票页面,支持外卡线上支付。在重点地铁站人工售票窗口布设POS机,支持外卡受理。引导出租车司机带零钞上路,组织商业银行向出租车司机提供“零钱包”。
前期,我们制作了《在华支付指南》和配套的视频,对上述支付方式和使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支付指南及视频通过网站、公众号以及纸质折页进行了投放,来华人员可以便捷获取。为了让外籍来华人员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全面了解我国的支付服务,解决支付需求,我们充分发挥机场入境第一站的作用,在国际航班比较多的重点机场建设了支付服务示范区,外籍人员可在示范区获取支付服务的相关信息,咨询“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移动支付服务,办理外币兑换、外卡取现等业务,部分示范区还可以提供电话卡、公交卡的办理和旅游咨询等其他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移动支付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了,一些商家出于成本或者便利化的考虑,不愿意接受现金支付,人民银行对已经发现的拒收现金的行为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公众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为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保证现金支付畅通,保障公众的支付选择权,人民银行在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大了对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的处罚力度。我们持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巡查暗访,逐一核实拒收现金线起公众关注高、影响范围大的拒收人民币行为违法案件实施了行政处罚,并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曝光。对57起情节轻微、初次违法、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拒收现金行为主体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选取15起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警示、举案说法,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近一段时间的整治,拒收现金的现象大幅度减少,拒收现金违法在社会层面形成共识。如果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以明确告知对方其行为违法,保留相关视频音频证据,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举报,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和执法程序规定对事实进行核实,并视行为的性质、情节轻重、影响范围等依法依规予以惩处。
凤凰卫视记者:未来国家外汇局将采取哪些措施优化外籍人员来华外汇服务水平,提升移动支付等业务的便利程度?
张玉青:国家外汇局将持续做好用汇服务保障,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短期来华旅游和长期在华工作生活。一是指导支付机构、银行持续优化“外卡内绑”,线上刷外卡消费等支付服务,改进使用体验和服务流程,不断丰富产品功能,扩大支付受理范围,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二是支持重点地区和机构积极探索丰富支付产品,提供多样化、适配性的创新服务,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和线上消费需求。三是加强政策传导和培训,指导银行网点柜台一线人员准确把握外汇政策,提升外汇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积极对接驻华外交机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籍人员集中的机构,指导银行“一对一”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扎实做好用汇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我国移动支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群体带来了数字鸿沟,请问在推动支付服务适老化方面,央行有哪些考虑?
大家知道,我国移动支付迅速发展,普及率领先全球,对提升交易的效率、服务社会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随着移动支付对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的快速替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字鸿沟”,部分老年人群体长期偏好现金支付,对移动支付感到不方便。人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按照国办《意见》的要求,围绕银行网点服务、现金服务、移动支付、适老支付场景、宣传教育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弥合老年人支付“数字鸿沟”。
一是银行网点支付服务持续优化。我们持续推进银行网点提升适老服务,通过建立老年人“绿色通道”、设立老年人爱心服务专区、布放支持存折的辅助设备等措施,便利老年人办理各项支付业务。目前,全国银行网点适老化的改造率超过99%。
二是现金使用环境不断完善。持续优化ATM取现服务,鼓励银行因地制宜,增加ATM小额零钞取现功能。采取“零钱包”等方式加大现金特别是零钞供应。持续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行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现金使用需求。
三是移动支付服务更有温度。主要银行、支付机构已开展移动支付APP适老化升级。例如,增加放大字体、语音播放、专线客服等功能,打通老年人“不会用”“找不到”“看不清”等移动支付使用的堵点问题。
四是特色化支付服务不断提升。我们鼓励支付服务主体聚焦老年人需求,拓展特色化支付服务,不断提升老年群体支付体验感。例如,部分银行组建助老服务团队,延伸柜台服务的半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提供服务;有的支付机构推出移动支付“亲情付”,支持子女使用自己的支付账户为老年人代付消费金额;有的收单机构结合老年人助餐服务行动,推出老年食堂特色化的支付产品,便利老年人支付餐费。
五是支付适老化宣传持续强化。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渠道,深入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聚集地,有针对性地宣传移动支付等相关知识,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安全知识,不断增强老年群体使用支付服务的安全感。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支付适老化服务,持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和便利性,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了解到通过前一段时期的提升支付便利化的工作,现金支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下一阶段在继续推动现金支付便利方面有哪些考量?
张萌:经过前段时间的提升支付便利化工作,现金使用环境明显改善,现金兜底作用基本实现,但受公众支付习惯、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主体收现意愿下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趋势性,保持良好的现金使用环境也需要持续治理、久久为功。现金使用环境建设与行业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紧密相关,需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协同,共同优化现金收付生态。
为此,人民银行将持续性、常态化的推进现金支付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深化部门间协作机制。加强与交通、商务、文旅、市场监督等部门的协作、通报和会商,推动现金使用环境建设工作,确保各部门已出台的关于现金使用环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引导商户优化现金收付服务,做好零钱备付,从需求侧提升商户的收现意愿。
二是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效果。根据不同行业受众特点,充分利用不同媒体、不同渠道,持续向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宣传,巩固现金法偿的观念,强化支持现金支付的意识,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触达率,提升宣传效果。近期人民银行将制作发布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现金收付指南,也希望各方媒体广泛宣传。
三是实现网格化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工作机制,对网格内经营主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解决网格内经营主体遇到的现金收付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现金支付环境。
四是构建可持续的零钞服务模式。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零钞服务水平,对重点行业、重点场景、重点单位要根据其零钞使用特点建立服务对接机制。建立适合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特点的、多渠道可持续的服务模式。
五是持续整治拒收现金行为。我们将持续加强巡查暗访,依法惩治拒收现金行为,强化震慑效果,切实维护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人民银行始终将现金作为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作为保障民生的兜底措施,保持各项工作力度不减,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保障公众的用现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具体向我们介绍一下国家外汇局如何推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外币兑换服务水平?
张玉青:国家外汇局精准发力打好外币兑换服务“组合拳”。一是实现国内重要国际机场等入境“首站”兑换服务全覆盖,在全国74个国际机场布设各类兑换设施190个,为国际旅客提供多样化的人工和自助外币兑换选项。二是优化夜间外币兑换体验,针对夜间抵华旅客外币兑换需求,提高夜间兑换限额。三是提升外币兑换的可获得性和便利度,在做好银行网点外币兑换的同时,会同文旅部门和金融机构推动实现四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文旅场所兑换服务全覆盖。四是优化外币兑换服务,丰富外币兑换币种,部分场所可兑换币种近50种。推动在醒目位置规范使用个人本外币兑换标识,通过海内外多种渠道更直接面向外籍人士宣传国内外币兑换服务,充分做好事前引导。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共设外币代兑机构3563个、自助兑换机383台,较2023年末分别增加92%和62%。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继续完善外币兑换服务,持续优化外币兑换“软环境”,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兼顾可持续性和便利性,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外币兑换需求。
经济参考报记者: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请问如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有何可复制的经验?
严芳: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如您所说,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更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前一阶段,我们主要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不足,体现社会效益。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精准性,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市场良性运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继续优化支付服务供给。以完善银行卡使用环境为例,我们将指导人民银行各分行、各金融机构,结合外籍来华人员动线,聚焦重点旅游、港口、商贸城市,动态调整重点商户的覆盖范围,持续优化重点商户的结构,科学精准提升外卡受理的质效。同时,常态化开展摸排巡检和收银员培训,巩固好、维护好外卡受理环境。另一方面,探索构建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以我刚才提到的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为例,由于重点机场入境航班多、覆盖时间长,保障示范区的可持续运转、服务时间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入境航班非常关键,如果单靠一家机构建设运营,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多方参与、共担成本,也希望文旅、通讯、交通等单位一起共建,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有效满足各类需求。
在优化支付服务推进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了很多创新实践。例如,上海按照多方共建、成本共担的思路,在上海市政府主导下,外办联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行业主管部门、机场集团等共同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文旅、通讯、交通等一站式便利服务,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运营,受到外籍人员的普遍欢迎,为各类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标杆案例,值得借鉴。陕西省将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与支付服务深度结合,推出“秦始皇帝陵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支持外籍游客使用其本国的支付方式在线预订门票,让海外游客更加便捷地旅游观光。
李克歆:今天的媒体吹风会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和记者朋友。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既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也需要各位媒体朋友的宣传介绍、普及传播,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大家!